北京推出“職住平衡”購房新政,定向放鬆核心區限購
- Kristie
- 9月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2025年9月1日,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佈《關於實施職住平衡支持政策優化住房限購措施的通知》,宣佈對北京市核心城區實行定向限購放鬆政策。這一政策被視為繼8月底一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後,樓市調控進一步精准化、精細化的標誌性事件,立即引發市場高度關注。
政策核心:精准調控促進職住平衡
根據財聯社第一時間獲取的政策檔,北京市此次推出的新政主要包含三個方面:
人才購房優惠:對在北京核心城區工作並連續繳納社保滿3年的非京籍人才,取消購房限制條件。這些人才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、高新技術企業、金融企業等重點機構的核心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。
多孩家庭支持:對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,在購買改善型住房時提供資格認定便利和稅費減免,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可從普通標準的50%下調至40%。
區域定向調整:政策主要適用於朝陽、海澱、豐臺等核心城區,對通州、大興等郊區維持現有政策不變,體現了"因區施策"的精准調控思路。
市場反應:諮詢量激增但理性仍存
指南針房地產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,政策發佈後一小時內,北京市房地產諮詢量環比增長250%,其中海澱區、朝陽區的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區域諮詢量增幅最為明顯。百度搜索指數顯示,"北京購房新政"、"職住平衡政策"等關鍵字搜索量飆升650%,登上百度熱搜榜前三。
然而,市場反應相對理性。多數購房者表現出謹慎態度,更關注政策具體實施細則和自身資格條件。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王鵬表示:"與之前全面取消限購時的狂熱不同,這次定向放鬆政策帶來的更多是針對性需求釋放,不會引發市場大幅波動。"
政策背景:平衡市場與人才發展的精准施策
此次北京推出定向放鬆政策,背後有著深層次的考量:
人才競爭白熱化:隨著上海、深圳等城市紛紛推出人才安居政策,北京面臨高端人才流失壓力。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,北京高新技術企業人才淨流出率同比上升2.3個百分點。
房地產市場分化:8月底全面取消限購後,北京郊區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,但核心城區由於房價高企,市場仍然相對冷清,需要針對性政策啟動。
職住平衡需求:北京長期存在職住分離問題,平均通勤時間居全國首位,政策希望通過引導人才在工作地附近安居,緩解交通壓力。
專家解讀:精准調控成新趨勢
多位專家認為,北京此次政策調整標誌著中國房地產調控進入新階段。
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楊科偉表示:"從全面放鬆到精准調控,說明政策制定更加注重實效。'職住平衡'理念的引入,使房地產政策與城市發展規劃、人才戰略更好地結合。"
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:"這種定向放鬆、精准施策的方式,既能夠支持合理住房需求,又能夠避免市場過熱,可能成為未來一線城市調控的主要模式。"
市場影響:結構性行情可期
分析師普遍認為,新政將帶來結構性市場機會:
核心城區優質住宅專案可能迎來需求釋放,特別是海澱中關村、朝陽CBD等重點區域
人才導向型住房需求增加,高品質、配套完善的改善型專案更受青睞
租賃市場可能同步受益,政策帶動的人口聚集將提升區域租賃活力
然而,市場整體不會出現大幅上漲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:"政策精准性強,覆蓋人群有限,不會造成全面性影響。預計北京樓市將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,不會出現劇烈波動。"
未來展望:精細化調控成為新常態
北京此次政策調整預示著中國房地產調控正在向更加精細化、差異化的方向發展。各城市將更多考慮自身發展特點、人口結構和產業需求,制定更加精准的房地產政策。
這種轉變表明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從過去的"一刀切"調控模式,轉向更加成熟、穩定的新發展階段。投資者和購房者都需要適應這種變化,更加關注區域差異和結構性機會,而非期待全面性行情。
隨著"金九銀十"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,北京樓市能否借助新政實現穩健發展,市場正拭目以待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