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嚴控“生育旅遊”簽證與EB-5新政並行:全球移民政策風向標下的資本與人口博弈
- Kristie
- 4月28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2025年4月24日至25日,美國國務院與移民局連續發佈兩項重磅移民政策:一是宣佈以生育為目的的赴美簽證(B1/B2)一律拒簽;二是更新EB-5投資移民預留簽證配額數據,新政下鄉村及高失業區專案仍保持“無排期”狀態。這兩項政策調整不僅折射出美國移民體系的戰略轉向,更揭示了全球資本與人口流動的新博弈格局。
一、事件核心:生育旅遊禁令落地與EB-5新政延續
1. 生育旅遊簽證全面收緊
美國國務院於4月24日發佈聲明,明確將拒絕所有以“赴美生子”為主要目的的B類簽證申請,並強調此類行為“濫用移民制度,損害納稅人利益”。4月25日,美國駐華大使館同步該政策,要求申請人提交真實材料,違者將面臨永久拒簽風險。
• 政策背景:近年來,中國、韓國等亞洲國家赴美生育人數激增,2024年洛杉磯華人月子中心數量同比增長38%,引發美國社會對醫療資源擠佔和身份濫用的擔憂。
• 執行力度:海關與邊境保護局(CBP)已成立專項小組,通過簽證歷史、社交媒體記錄(如代購母嬰用品、諮詢月子中心等)篩查高風險申請人。
2. EB-5新政預留簽證持續寬鬆
根據美國移民局4月28日發佈的最新數據,2025財年前五個月(2024年10月-2025年2月),EB-5新政預留的鄉村、高失業區及基建專案簽證使用率不足3%,其中鄉村專案僅發放773張,高失業區專案25張。按當前速度,預計全年配額將剩餘90%以上,新政預留類別全年保持“無排期”狀態。
• 投資門檻:鄉村專案最低投資額80萬美元,非TEA區域105萬美元,但需滿足就業創造標準(每投資10萬美元創造10個崗位)。
• 區域中心動態:加州爾灣“智慧社區”專案、得州休斯頓物流樞紐專案成為熱門標的,2025年一季度融資額同比激增210%。
二、深層邏輯:人口管控與資本吸引的雙重戰略
1. 生育旅遊禁令:重塑移民篩選機制
• 財政考量:美國醫療系統每年為非法移民支出超120億美元,其中產科費用占比達18%。禁令預計每年減少約1.2萬名“生育移民”,節省財政支出14億美元。
• 人口結構:2024年美國新生兒中,父母至少一方為非法移民的比例升至23%,政策旨在降低少數族裔人口增速,維持人口結構平衡。
2. EB-5新政:資本導向的高端人才吸引
• 經濟刺激:EB-5新政預留簽證專案要求資金投向高失業區(失業率≥8.5%)或農村地區(人口≤2萬),2025年首批獲批專案已帶動當地就業率提升4.2%,房地產增值15%。
• 政策紅利:無排期優勢吸引全球高淨值人群,2025年一季度中國申請人占比達47%,其次是印度(22%)和越南(15%)。
三、全球影響:移民政策分化下的資本流動趨勢
1. 美國:收緊人口入口,放寬資本通道
• 短期效應:生育禁令或導致南加州月子中心產業規模縮減30%,但EB-5新政預計2025年吸引外資超50億美元。
• 長期風險:若EB-5配額持續閒置,可能倒逼國會提高投資門檻至120萬美元,以平衡財政需求與移民數量。
2. 亞太地區:替代性移民方案興起
• 加拿大:省提名計畫(PNP)2025年配額增至12.5萬,重點吸引科技與醫療人才,曼省企業家移民通過率升至83%。
• 澳大利亞:推出“國家創新簽證”,對STEM領域創業者提供一步到位永居,投資門檻降至50萬澳元。
3. 歐洲:福利型移民政策收緊
• 希臘:黃金簽證購房門檻從25萬歐元提至50萬歐元,但醫療旅遊簽證申請量同比增長40%。
• 葡萄牙:暫停里斯本、波爾圖地區購房移民,轉向鄉村地區農業投資(最低35萬歐元)。
四、未來展望:移民政策與全球產業鏈的深度綁定
1. 美國政策預測
• EB-5配額調整:2026財年可能將新政預留簽證比例從32%降至20%,同時提高TEA區域認定標準。
• 技術移民擴容:H-1B簽證或引入“薪資分級制”,STEM領域碩士以上申請者豁免抽籤。
2. 資本避險策略
• 分散投資:投資者需關注東南亞(如印尼新能源專案)和東歐(波蘭物流基建)的新興移民通道。
• 合規風控:加強資金來源證明,避免因“代持”“影子股權”導致申請被拒。
結語:在政策博弈中尋找價值錨點
2025年美國移民政策的調整,本質上是人口紅利與資本效率的再平衡。生育禁令打擊短期套利,EB-5新政引導長期投資,這種“堵疏結合”的策略或將重塑全球移民版圖。對於高淨值人群而言,需在政策窗口期與風險敞口間精准權衡,而各國移民政策的差異化競爭,亦為跨境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