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的複雜格局
- Kristie
- 3月1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2025年樓市:分化加劇下的機遇與挑戰 2025年3月,中國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的複雜格局。一邊是閩系房企正榮集團深陷債務泥潭,被申請破產審查;另一邊則是核心城市土地市場回暖,二手房成交火爆。政策托底與市場分化的雙重作用下,房地產行業正經曆深度調整。
房企風險持續暴露
3月12日,曾以“4年沖千億”聞名的正榮集團被推至破產邊緣。債權人中城國際向福州中院申請對其啟動破產程式,實控人歐宗榮因涉嫌圍標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被採取強制措施。數據顯示,正榮地產2022-2024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超236億元,2024年銷售額同比暴跌80%至67億元,未償債務高達599億元。儘管公司宣稱“內部管理穩定”,但“H20正榮3”債券僅支付20%利息,債務重組多次擱淺,法定代表人及財務總監已被限制高消費。正榮的困境折射出民營房企在高杠杆模式下的系統性風險,昔日閩系千億房企僅剩建發房產一家國企。
土地市場冷熱不均
土地端數據顯示,2025年1-2月全國預供地面積同比下降35.5%,延續收縮趨勢。但一線城市表現出顯著韌性,北京、上海等地優質地塊競拍熱度回升,部分地塊溢價率創新高。例如,上海首批4宗宅地成交總額達159億元,北京朝陽某地塊經百輪競價以87億元成交。與之形成對比的是,三四線城市預供地面積同比下降39%,房企投資高度集中於核心區域,土地市場呈現“量穩質升”的分化特徵。
市場回暖與政策托底
隨著“滬九條”“滬七條”等政策落地,上海二手房市場率先復蘇。3月8日單日成交1432套創年內新高,預計全月成交量將突破3萬套,接近2020年水準。深圳二手房3月前11日日均成交282套,環比增長83%。政策層面,多地加速城中村改造與房票安置。洛陽創新“以購代建”模式,通過房票安置消化存量房源;南京擬允許房票跨區購房,覆蓋商辦物業,預計撬動超200億元資產流通。住建部數據顯示,2025年全國計畫新增100萬套城中村改造,貨幣化安置將拉動2億平方米商品房去化。
未來趨勢與隱憂
儘管核心城市呈現“小陽春”跡象,但行業整體仍面臨多重挑戰。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未解,部分區域房價持續陰跌;房企境外債融資成本攀升,僅少數國企及優質民企能獲得資金支持。政策方面,“房住不炒”基調下,一線城市限購政策難言全面鬆綁,房地產稅試點推進或進一步抑制投機需求。專家預測,2025年樓市將延續分化格局:一線城市及核心二線城市房價穩中有升,三四線城市則需依賴政策托底化解風險。 從正榮暴雷到核心城市回暖,中國樓市正經曆深度調整期。政策精准滴灌與市場自我修復的博弈中,行業高質量轉型的窗口期已然開啟。
Comments